欢迎你访问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今天是:
交流学习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交流学习 >

中国的地质奇观在这里!10月6日迎接第二个国际地质多样性日

发布时间:2023-10-06 来源:南阳伏牛山地质公园管理局 阅读次数: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摇篮和家园,地质多样性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这一认知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我们脚底下的深沉世界,它们无言却承载了一切,人们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也需要再度关注地球。

 

一、走近国际地质多样性日

 

01国际多样性日为何建立?

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日趋急迫,地球科学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为此,2021年11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正式批准设立10月6日为“地质多样性国际日”,旨在提高全球公众对地质多样性的认识,推广地学知识,以及庆祝人类在地球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图片1.png 

 

每年的10月6日,都将是一个让公众充分认识地质多样性与其他生命重要关联的契机,以提醒人们关注、保护地球资源和地质遗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3年10月6日是第二个国际地质多样性日,宣传语为:

Geodiversity is for everyone -Everybody is related with Geodiversity.

地质多样性属于每个人——每个人都与地质多样性有关。

 

 

 图片2.jpg 


 图片3.jpg

 

 图片4.jpg


图片5.jpg


图片6.jpg


02什么是地质多样性?

 

地质多样性是指自然界中(包括地表和地球内部)非生物元素的多样化,包括矿物、岩石、化石、土壤、沉积物、地貌、地形、地质和地貌的形成过程以及河流和湖泊等水文特征。同时,“地质多样性”一词也涵盖了创造和改变这些特征的过程。

 

03认识地质多样性的意义何在?

 

地质多样性关系到人类的文明发展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对地质材料和资源的利用,从石器时代到如今,人类的历史进程与地质多样性密不可分。岩石、金属矿石、化石能源,乃至制作芯片的硅,都由地质多样性提供。而通过土壤和水,地质多样性还是世界上所有农业系统存在的基石,人类文明的生产力发展离不开地质多样性。

地质多样性关系到自然生态

地质多样性是所有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它为生命的起源和繁荣创造了条件,也是地球上所有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基石,保护地质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地质多样性关系到应对环境危机

通过对地质和地貌过程产生机制的研究,人们得以预防地震、海啸、火山、洪水、山体滑坡等灾害风险,并且科学规划生产生活区域,减少了大量的生命财产损失。

即使是远古时期的地质多样性,也记录了地球曾经的气候、环境变化,以史为鉴,有助于帮助人们审视和应对当下和未来的气候危机。

国际地质多样性日不仅是地球科学的内容分享,更是提醒我们珍爱地球、保护地质多样性的日子。

 

二、中国的地质多样性在哪里?

 

世界各地的世界地质公园是地质多样性的鲜活样例。中国作为世界上地貌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大量的地质资源和奇观,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41个世界地质公园,展现了矿物、岩石、化石、土壤、沉积物、地貌、地形等地质元素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这些世界地质公园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源,也是人们探寻地球奥秘、感受大自然魅力的绝佳去处,更是地学爱好者和专业研究者的天堂,想要感受中国的地质多样性,地球的故事早已藏在这里。

文中介绍及照片仅为各世界地质公园的“冰山一角”,更多精彩,欢迎前往实地,欣赏大美中国!

 

PART1  2004年中国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图片7.png 

 

黄山世界地质公园

“岩石、云海和雕刻的松树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塑造了艺术和文化”

中国黄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面积160.6平方千米。由温泉、玉屏、北海、云谷、松谷、钓桥、洋湖、浮溪、福固寺等九个景区组成。以花岗岩峰林地貌为主要特征,兼有形状不一的造型石、第四纪冰川遗迹、水体景观、珍稀动植物等典型的地质遗迹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黄山以峰高峭拔、雄峻瑰奇而著称,千米以上的山峰有72 座。黄山自中心部位向四周呈放射状地展布着众多的“U”形谷和“V”形谷。山顶、山腰和山谷等处,广泛地分布有花岗岩石林石柱。主要类型有穹状峰、锥状峰、脊状峰、柱状峰、箱状峰等。

 

图片8.png 

 

庐山世界地质公园

“地质与文化的融合”

中国庐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北部,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其中分布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并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面积500平方千米,分为山北和山南两个园区。主要地质遗迹包括地层、岩石、构造、沉积、水文地质和地质地貌遗迹等6大类。

迄今为止,在庐山共发现100余处重要冰川地质遗迹,完整地记录了冰雪堆积、冰川形成、冰川运动、侵蚀岩体、搬运岩石、沉积泥砾的全过程,保存了中国东部古气候变化和地质特征的历史记录。另外,庐山不仅是中国古代教育基地和宗教中心,更是中外闻名的避暑胜地,现有英、美、德、法等18个国家建筑风格的别墅600余栋。

 

图片9.png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

“三步一泉水,五步一瀑布,十步一湖池。”

中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北部的太行山南麓,面积556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面积323平方千米。地质公园包括云台山、青龙峡、峰林峡、青天河和神农山5个园区。主要以云台山园区的构造单面山体地貌和断崖飞瀑、幽谷清泉地貌为特征。

公园内群峡间列、峰谷交错、悬崖长墙、崖台梯叠的“云台地貌”景观,是以构造作用为主,与自然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特殊景观,是地貌类型中的新类型,既具有美学观赏价值,又具有典型性。

 

图片10.png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石林喀斯特博物馆”和“天下第一奇观”

中国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红土高原,距昆明市78千米,是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奇观集聚地,面积350平方千米。地质公园由石林景区、乃古石林景区、长湖景区、大叠水景区等景区组成,是世界最具魅力的地质奇观旅游胜地之一。

石林经历了2.7亿年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地质公园内,剑状、柱状、蘑菇状、塔状的石林成簇成片分布于山坡、沟谷和洼地之中,集中体现了世界上主要的石林形态。公园内还发育有石牙、溶丘、洼地、溶蚀湖、漏斗、溶洞、暗河、天生桥及瀑布等,是类型丰富、集科学性和美学性为一体的喀斯特地貌地区,被誉为“石林喀斯特博物馆”和“天下第一奇观”。

 

图片11.png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

中国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部,总面积292平方千米,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

构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是形成于距今9000万~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的红色河湖相砂砾岩。在漫长的岁月中,间歇性的抬升作用使得本区的地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将丹霞山区塑造得秀丽多姿,680座山石错落有致,形象万千,宛如一方红宝石雕塑园。

 

图片12.png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

“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砂岩峰林地貌”

中国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属中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东北部与湘西北中低山区过渡地带,面积398平方千米,包含了砂石山峰林、方山台寨、天桥石门、障谷沟壑、岩溶峡谷、岩溶洞穴、泉水瀑布、溪流湖泊和沉积、构造、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等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

地质公园内拔地而起的石崖达3000多座,其中高度超过200米的有1000多座。金鞭岩高达350米,石峰形态各异,优美壮观,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砂岩峰林地貌,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

 

图片13.png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

“一个自然火山博物馆,囊括了人们想要找到的所有火山景观”

中国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地处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为790.11平方千米。

公园里矗立着14座新老期火山,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品类最齐全、状貌最典型的新老期火山地质地貌,如石龙、石海、熔岩瀑布、熔岩暗道、熔岩钟乳、象鼻熔岩、翻花熔岩、喷气锥碟、火山砾和火山弹等微地貌景观,被科学家称之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5个汐水相连的如串珠般湖泊,是最新期火山岩浆填塞了浩瀚的远古凹陷盆地湖乌德林池而形成,五大连池因此而得名。

 

图片14.png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

“五岳”之一中岳

中国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面积464平方千米,包括鞍坡山、五佛山、挡阳山、少林寺、三皇寨、峻极峰、纸坊湖、卢崖瀑布、五指岭、石淙河等10个景区及登封服务区。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含构造)剖面。

在地质公园范围内,连续完整地出露35亿年以来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地层层序清楚,构造形迹典型,被地质界称为“五代同堂”。嵩山主峰地区的玉寨山、峻极峰、五指岭、尖山等,多为石英岩组成,加之构造运动所致,使诸峰在400米标高上拔地而起,立壁千仞,险峻清秀,奇峰异谷遍布全区。

 

PART2  2005年中国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图片15.png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

“研究中生代破火山的永久性文献”

中国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主要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距杭州市300千米,距温州市70千米。总面积298.8平方千米,包括3个园区。主园区包括灵峰、三折瀑、灵岩、大龙湫、雁湖西石梁洞、显胜门、仙桥—龙湖、羊角洞等景区,东园区包括方山、长屿硐天,西园区为楠溪江。

雁荡山是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岩)带中白垩纪火山的典型代表,是研究流纹质火山岩的天然博物馆。雁荡山记录了距今1.28亿~1.08亿年间一座复活型破火山演化的历史。由于处在古火山频繁活动的地带,山体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峰、柱、嶂、洞、壁等奇岩怪石,称得上是一个造型地貌博物馆。

 

图片16.png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洞穴博物馆”

中国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泰宁县,面积492.5平方千米,由石网、大金湖、八仙崖、金铙山4个园区和泰宁古城游览区组成,是一个以丹霞地貌为主体,兼有花岗岩、火山岩、构造地质地貌等多种地质遗迹,自然生态良好,人文景观丰富的综合性地质公园。

复杂的自然作用雕塑了地质公园沟壑纵横的地貌景观。有80多处线谷(一线天)、150余处巷谷、240多条峡谷构成的峡谷群,以其峡谷深切、丹崖高耸、洞穴众多、生态天然为特色。地质公园内丹霞洞穴数量之多、洞穴群的规模之大、洞穴造型和组合之奇特、洞穴的可观赏性之罕见,堪称“丹霞洞穴博物馆”。

 

图片17.png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

“山脉和沙漠的结合创造了独特的景观,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中国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境内,由达里诺尔火山地貌园区、青山岩臼花岗岩地貌园区、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园区、浑善达克沙地园区、西拉木伦大峡谷园区、热水塘温泉园区和黄岗梁第四纪冰川遗迹园区等9个园区组成,面积约1343平方千米。主要景观包括第四纪冰川遗迹、花岗岩石林、岩臼地貌、槽台构造分界线、高原湖泊、河流、火山地貌、沙漠、草原、温泉及高原湿地等。

 

图片18.png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

“国内最早的天坑研究和命名地”

中国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与云贵高原过渡带,总面积156平方千米。公园内石灰岩广泛分布,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环境和气候环境条件形成了兴文式岩溶地貌。

地质公园内的巨大天坑是国内最早的天坑研究和命名地,也是研究西南地区岩溶地貌的典型地区之一。公园内保存了距今约4.9亿~2.5亿年各时代的碳酸盐地层,地层中含有极其丰富的海相古生物化石和沉积相标志。

 

PART3  2006年中国第三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图片19.png 

 

泰山世界地质公园

“华北地区最古老的地层”

泰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安市,面积158.63平方千米,分为泰山核心园区和外围园区。泰山地处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构造活动带的西部,位于华北地台鲁西地块鲁中隆断区内,是华北地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

泰山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对于岩石学、地层学与古生物学、沉积学、构造学、地貌学以及地球历史等地质科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里已成为当前国际地学前寒武纪、新构造运动地质研究前缘热点和焦点的经典地区。其中,泰山岩群是华北地区最古老的地层,记录了自太古代以来近30亿年漫长而复杂的演化历史。同时,泰山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求实进取精神的象征,泰山的历史文化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

 

图片20.png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

“最古老的的岩石已经超过25亿年”

中国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济源市西部和新安县北部,面积约986平方千米,分为王屋山、小浪底两个园区,包括天坛山、小浪底、五龙口、黄河三峡、小沟背五个景区,是一座以典型地质剖面、地质地貌景观为主,以古生物化石、水体景观和地质工程景观为辅,以生态和人文相互辉映为特色的综合型地质公园。

 

图片21.png 

 

雷琼世界地质公园

“地下水与熔岩接触后爆炸形成的玛珥火山口湖”

中国雷琼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中国南端琼州海峡两翼,总面积3050平方千米,由海南省海口园区、广东省湛江园区组成。公园内火山密集,共有101座火山。火山类型几乎涵盖了玄武质岩浆爆发与蒸汽岩浆爆发的所有类型。其数量之多,类型之多样,保存之完整,为我国第四纪火山带之首,是一部第四纪玄武岩火山学的天然教科书。

两大园区均发育由炽热岩浆和冷水相互作用的蒸汽岩浆爆发形成的玛珥火山。湖光岩玛珥湖是中国玛珥湖研究的起始地,是中德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基地。公园属地海口市、湛江市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类活动与火山(玄武岩)和谐发展的火山文化构成公园独特而浓厚的文化底蕴。

 

图片22.png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

“拥有包括长城在内的313处文化遗址,其遗产远远超出了地质范畴”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南约40千米,地跨北京市房山区和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涞源县。总面积1045平方千米,主要包括八大区域,即: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科普区、石花洞溶洞群观光区、十渡岩溶峡谷综合旅游区、上方山—云居寺宗教文化游览区、圣莲山观光体验区、百花山—白草畔生态旅游区,涞水县野三坡综合旅游园区和白石山拒马源峰丛瀑布旅游区。

 

图片23.png 

 

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

“镜泊湖火山在过去12000年里至少喷发过三次”

中国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宁安市境内,牡丹江中上游,距牡丹江市80余千米,总体规划面积1726平方千米。包括七个地质遗迹景区和古渤海国景区、骑驭探险景区共九个景区。

在距今12000—5140年曾有多次火山喷溢活动,熔岩浆堵塞了牡丹江古江道,形成了世界第一大火山熔岩堰塞湖——镜泊湖,留下了典型、稀有、系统、完整的火山地质遗迹景观和风光旖旎的水体景观以及峡谷湿地等自然地质景观。

 

图片24.png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

“已发现并展出13种不同类型的恐龙蛋化石,其中包括两种非常罕见的标本。”

中国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中国中央造山系东段、河南省伏牛山脉的腹地,面积5858.52平方千米,属大陆造山带型综合性地质科学公园。

该地质公园地貌景观表现出与造山运动的亲缘关系,尤其是“锯齿岭”地貌、“岩盘山”地貌、“五行山”景观和“卸荷裂解”景观、“石柱峰丛”景观等,体现了造山带花岗岩地貌类型的多样性。而“塑性流变”景观,则体现了造山带的岩溶地质面貌和异质性特征。

在地质公园所属的白垩纪恐龙蛋化石群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白垩纪恐龙蛋化石8科12属36种,其中西峡巨型长形蛋为世界罕见,戈壁棱柱形蛋为稀世珍品。

 

PART4  2008年中国第四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图片25.png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结合了道教、佛教和儒家思想等多元文化,也是崖墓文化和道教的发祥地。”

中国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面积996.63平方千米,包括龙虎山园区、龟峰园区和象山园区。是以丹霞地貌为主体且类型多样齐全,兼有火山岩地貌和构造地貌的地质公园。这里的丹霞地貌以壮年期为主体,以壮年晚期为典型,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都有发育,序列完整。

龙虎山的地貌景观集“多、奇、特”于一身,丹霞景观与道教文化、崖墓葬文化、佛教文化融合,是一个内容丰富、特色突出的综合性地质公园。

 

图片26.png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

“一个超过一亿五千万年前的恐龙遗址,一个有两千年历史的盐业城市”

中国自贡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自贡市,总面积1630.46平方千米。自贡不仅是著名的盐都,而且还是我国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

驰名中外的自贡市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已陆续发掘出大批珍贵的恐龙化石,成为一个罕见的化石宝库。其恐龙动物群包括3个纲、11个目、15个科、近20个种,并出土了一批珍贵的伴生动物化石。这个化石群中,相当部分是新属新种,有长达20米的亚洲第二长龙、植食性长颈椎蜥脚恐龙、凶猛的食肉性恐龙、身晰矮小的鸟脚类恐龙和极珍贵的原始剑龙,在国内外同地质时代的地层中实为罕见,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游览观光价值,为中外游客提供了一个扣人心弦的异景奇观,被誉为“恐龙群窟,世界奇观”“中国的国宝”。

 

PART5  2009年中国第五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图片27.png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

“丰富的地质遗迹,壮丽的景观,丰富的生物物种,良好的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中国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秦岭山脉中段,距离西安市仅25千米,总面积1074.85平方千米,主要地质遗迹分布面积为890平方千米,分为五个各具特色主题的园区。公园内最具特色的地质遗迹为造山带地质遗迹和第四纪地质遗迹,如山崩、第四纪古冰川遗迹等。

终南山是秦岭复合型大陆造山带,位居中央,成为我国南北天然的地质、地理、生态、气候环境,乃至人文的自然分界线,具有全球地质共性中的独特性,其造山带与盆山地质科学内容丰富、典型、集中,富有代表性,故长期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关注。

 

图片28.png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

“会唱歌的沙的海洋”

中国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的阿拉善盟境内,由巴丹吉林、腾格里和居延3个园区及其所属的10个景区组成。总面积630.37平方千米。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以沙漠、戈壁为主的地质景观,保存了中国西北地区风蚀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典型地质遗迹,融沙漠、戈壁、花岗岩风蚀地貌以及古生物化石于一体,系统而完整地展示了风蚀地质作用过程。

 

PART6  2010年中国第六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图片29.png 

 

宁德世界地质公园

“集晶洞花岗岩地貌、火山岩地貌、河床侵蚀地貌、海岸海蚀地貌于一体”

中国宁德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境内,由白水洋、白云山和太姥山三个园区组成,园区总面积2660平方千米,核心区面积383平方千米。

该地质公园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东南部,属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化带。公园所处的中国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喷发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同时也是浙闽粤沿海直到韩国的1000千米以上的富碱晶洞花岗岩带的一部分,出露有晶洞花岗岩的典型岩体,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考察价值。

 

图片30.png 

 

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

“洞穴之家和世界最长的天生桥”

中国广西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云贵高原向广西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由相邻的乐业大石围国家地质公园和凤山岩溶国家地质公园组成,包括八大景区和两个地质博物馆,总面积930平方千米。

乐业—凤山地质公园内的典型块状岩溶区,发育有两大地下河系统,形成了成熟的高峰丛地貌,拥有全球最大的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最集中分布的凤山洞穴大厅、天窗群、最大跨度的天生桥及典型洞穴沉积物、最完整的早期大熊猫小种的头骨化石,以及独特天坑生态环境保留的动植物多样性,如天坑植物群落、布柳河河谷森林群落、中国兰花之乡和洞穴动物群落,这些资源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以及极高的美学观赏价值。

 

PART7  2011年中国第七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图片31.png 

 

香港世界地质公园

“一个城市地质公园,拥有罕见的酸性岩柱,多样的海岸地貌和广泛的沉积岩”

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中国香港境内。由西贡火山岩园区和新界东北沉积岩2个园区组成,包括8个景区,西贡火山岩园区包括粮船湾、甕缸群岛、果洲群岛和桥咀洲4个景区。新界东北沉积岩园区包括东平洲、印洲塘、赤门和赤洲—黄竹角咀景区,总面积49.85平方千米。

地质遗迹有中生代白垩纪六边形酸性火山岩柱状节理,以古生代泥盆纪、二叠纪,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至新生代古近纪的地层、古生物、沉积和构造地质遗迹为特色。

 

图片32.png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亚洲哺乳动物发源地之一”

中国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的安庆市潜山县境内,西北襟连大别山,东南濒临长江。处于华北、扬子两大板块之间大别造山带的东段与郯庐断裂带的复合部位。

天柱山,因主峰如“一柱擎天”而得名,又名皖山,享“古南岳”之尊。这里是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剥露最深、超高压矿物和岩石组合最为丰富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经典地段,是全球研究大陆动力学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公园北部花岗岩地貌绚丽壮观,峰雄石奇,崖险水秀,尤以崩塌堆积地貌最为典型,堪称“郯庐断裂带上最美的花岗岩地貌”。公园南部潜山盆地产出丰富的、亚洲珍稀的古新世哺乳类动物化石,被公认为“亚洲哺乳动物发源地之一”“古脊椎动物化石宝地”。

 

PART8  2012年中国第八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图片33.png 

 

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

“花岗岩地质地貌学的一座天然博物馆”

中国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境内,总面积为229.5平方千米,地质遗迹包括地层、地质地貌、地质构造、岩浆岩等。地层含有寒武系、奥陶系(笔石动物化石群)、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陆相火山岩、硅化木)、白垩系(恐龙蛋化石)、第四系。地质地貌有陡峻中山、低山、丘陵、堆积和冰蚀等地貌。地质构造有背斜、向斜褶皱构造,正断层、逆断层断裂构造,峰墙、峰柱节理构造。

该地质公园是花岗岩地质地貌学的一座天然博物馆。中国道学“天人合一”思想又给公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道教古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PART9  2013年中国第九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图片34.png 

 

神农架世界质公园

“华中屋脊”

中国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境内,由神农顶、官门山、天燕、大九湖和老君山5个园区组成。总面积1022.72平方千米。地质遗迹有晚前寒武系地层、山岳地貌、峡谷地貌、岩溶地貌、高山草甸、冰川地貌、断穹构造、断裂构造与水体景观等。

雄伟壮观的山体地貌,丰富多彩的构造、冰川、水体、岩溶以及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等,构成了一座天然的地质博物馆,是地质、生态与古老文化的完美融合。

 

图片35.png 

 

延庆世界地质公园

“一个恐龙曾经走过的地方”

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境内,由龙庆峡、古崖居、千家店、八达岭4大园区组成,总面积620.38平方千米。该公园以前寒武纪海相碳酸盐岩为物质基础,以中生代燕山运动地质遗迹为核心,是集构造、沉积、古生物、岩浆活动及北方岩溶地貌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包括北方岩溶地貌、地质构造、古生物。岩溶地貌有峰丛、峡谷、天生桥等。地质构造有红石湾穹窿、六道河背斜、单斜、波痕、雨痕、泥裂、阶梯状断裂、山前断裂等。古生物有蜥脚类恐龙足迹、兽脚类恐龙足迹、鸟脚类恐龙足迹,硅化木(白、灰、黄、褐色)。

 

PART10  2014年中国第十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图片36.png 

 

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

“一本由大自然书写了超过20亿年的密封的自然地质史书”

中国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境内,面积933平方千米,由苍山、洱海和山麓平原三个景观组成。地质遗迹包括构造形迹、岩石地貌、冰川地貌和水体景观;构造形迹有褶皱、变形、断裂等;岩石地貌从板岩、片岩到片麻岩、变粒岩、千枚岩、大理岩、角闪岩、混合岩、碎裂岩、糜棱岩等,种类多达十余种,堪称变质岩的博物馆。冰川地貌主要分布于海拔2800米以上的苍山之上,有角峰、刃脊、冰斗、冰窖、冰蚀谷、冰蚀湖、冰碛、冰碛堤、冰坎等微地貌组合。

 

图片37.png 

 

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

“昆仑山被誉为“山祖”,在中国神话和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昆仑山东段——青海省格尔木市境内西南部,距格尔木市区30km,北至南山口,南达昆仑山口,西到西大滩,东及驼路沟。

公园以冰川冰缘地貌、地震遗迹等景观闻名于世,它们记录了公园地区多次洋-陆转化、青藏高原隆起和5次冰期。同时,被誉为“万山之祖”的昆仑山自古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上具有显赫地位,它孕育了中国神话体系之一的昆仑神话体系。道教昆仑派也发源于此,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PART11  2015年中国第十一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图片38.png 

 

敦煌世界地质公园

“雅丹之地:风蚀形成的岩石突起”

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面积2067.2平方千米。由雅丹景区、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以及自然景观游览区和文化遗址游览区组成。地质遗迹包括地貌遗迹、沉积构造遗迹、地质构造遗迹、水体景观遗迹和地层遗迹。

特殊的地质背景和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形成的地貌景观,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古丝绸之路形成的文化遗址在这里浑然成为一体。稀有而典型的地质地貌景观,独特的西域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罕见的人文历史遗址,构成了公园最鲜明的特色,成为地质科学考察、历史文化溯源、沙漠戈壁探险和休闲度假旅游的胜地。

 

图片39.png 

 

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

“岩溶仙境”

中国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境内,面积170平方千米。由织金洞、绮结河和东风湖3个园区组成。地质遗迹丰富,包括岩溶遗迹、古生物化石遗迹、地层岩石遗迹、构造遗迹。

丰富的地质遗迹以下三叠统海相碳酸盐岩为物质基础,集中分布于织金洞、绮结河、东风湖三片相对独立,却又以绮结河为纽带紧密相连的喀斯特地貌单元内,共同构成一个以洞穴、峡谷、天生桥、天坑为核心,集形态雄伟、典型、优美、珍稀的高原喀斯特景观,及丰富多彩的人文和生物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

 

PART12  2017年中国第十二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图片40.png 

 

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境内最大的火山温泉地质公园

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总面积约3653.21平方公里,以火山遗迹、温泉地貌、花岗岩地貌、高山湖泊及高原曲流河地貌为主要特征,具有独特性、典型性和多样性,是探索蒙古高原隆升机制以及研究中国北方地质环境演化的一部地学百科全书,是一处集科学研究、生态旅游、温泉疗养、科普教育、休闲度假、娱乐探险为一体的中国境内最大的火山温泉地质公园。

 

图片41.png 

 

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

“宝石之乡”“天然矿物陈列馆”

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富蕴县,距乌鲁木齐485公里,是中国第一个以典型矿床和矿山遗址为主体景观的国家地质公园,加上独特的阿尔泰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和富蕴大地震遗迹,使它具有了丰富多样的科学内涵和美学意义,这些地质遗产具有世界罕见的珍稀价值,构成了新疆环准噶尔神秘旅游线上耀眼的一道风景线。

 

PART13  2018年中国第十三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图片42.png 

 

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

“巍峨的山脉,壮丽的景色:源于大自然风化侵蚀的杰作”

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黄冈市境内、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总面积2625.54km²。作为中国中央山系地质-地理-生态-气候分界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保留了自太古代以来地球演化所产生的多期变质变形作用,种类丰富的岩浆活动地质遗迹,具有全球对比意义。

“峰、林、潭、瀑”于一地,集宗教文化、民俗风情、历史人文于一体,层峦叠翠、雾海流云、林海苍茫、鸟语花香,以大陆造山带构造-花岗岩山岳地貌为特征,兼具地质遗迹的典型性、完整性、系统性、稀有性和优美性,是地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和造山带研究基地,生态环境优良、历史文化厚重、科普价值极高的自然保护地。

 

图片43.png 

 

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

“沿着蜿蜒的米仓古路,探寻地球和人类历史的痕迹”

位于巴中市北部的米仓山地区,分别由光雾山园区与诺水河园区两部分构成,面积1818平方千米。公园内最具震撼力的景观是岩溶地貌景观,包括地表和地下岩溶地貌,是中国南北岩溶过渡地区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是研究中国岩溶的理想场所和关键地区。

地质公园的地学内涵极为深广,主要体现在完整典型的扬子地块及其盖层地层剖面、喀斯特地貌景观、古生物化石景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于解析特提斯外围盆地、秦岭(中央)造山带以及四川盆地地质演化历史,乃至整个扬子地块的演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PART14  2019年中国十四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图片44.png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

“独特的地质遗迹、神奇的风景、灿烂的历史”

沂蒙山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由蒙山园区、钻石园区、岱崮园区、孟良崮园区和云蒙湖园区组成,总面积1804.76平方千米。

地质公园地处沂沭断裂带以西的鲁西地块上。最古老的地层、太古宙大规模的侵入岩系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北方早期地壳形成演化的历史。热液蚀变形成的“金钱石”,独具特色。这里有中国最早的金伯利岩型金刚石原生矿,已经产出了180万克拉金刚石。

这里是岱崮地貌的命名地,崮群簇集,形态典型,蔚为壮观。这里还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东夷文化的中心,融道教、佛教、儒教于一体。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在这里融聚,凝练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沂蒙精神。

 

图片45.png 

 

九华山世界地质公园

“地质景观与文化融合的典范”

九华山地质公园,地处安徽省南部池州市。公园面积139.7km2,最高海拔1344.4m。九华山是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是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九华山地质公园以清晰、壮观、美丽的花岗岩复式岩体、大型花岗岩断块地貌与独有的富流体花岗岩结晶构造展现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碰撞发生期的地壳深部硅镁层熔融至硅铝层熔融岩浆活动和后期构造活动的杰出地质遗迹与模式地,及与北亚热带植被面貌与佛教文化的融合景观享誉世界。

 

PART15  2020年中国十五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图片46.png 

 

张掖世界地质公园

“见证彩色丘陵与窗棂状-宫殿式丹霞”

张掖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境内,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中心,总面积1289.71平方千米。公园地处青藏高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的第一阶梯分界处、祁连山向河西走廊的过渡带。西部的九个泉蛇绿岩套是近5亿年前洋壳的重要物质构成,真实地记录了古祁连洋演化为祁连山的历程;彩色丘陵犹如飘洒在河西走廊之上的多彩丝绸,其色彩之多变、造型之奇特、规模之宏大,为世界地学奇观之一。

张掖地质公园是窗棂状-宫殿式丹霞的命名地;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横贯公园,滋养着公园多样的动植物群和以裕固族为代表的多民族居民;祁连山山前丰富的新构造遗迹记录了3600万年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历程。珍贵而优美的地质遗迹、脆弱且多样的生态景观、悠久并独特的民族风情,彼此渗透交融,造就了张掖地质公园丰富多彩的资源禀赋,谱写着新时代新丝绸之路上张掖精彩的华章。

 

图片47.png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红色碳酸盐岩石林”

湘西地质公园位于中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2710平方千米。公园地处云贵岩溶高原东部边缘斜坡地带,以全球寒武系标准层型剖面——古丈阶与排碧阶“金钉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红色碳酸盐岩石林和蔚为壮观的高原切割型台地-峡谷群等地质遗迹为主要特色,兼有典型的地质构造事件、古冰川气候事件与古生物遗迹等诸多典型地质现象,完整记录了扬子地台演化历史以及云贵高原边缘切割-破碎-解体过程。

园区古朴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台地-峡谷、自然生态完美结合,构成自然、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共同造就了神秘独特的武陵山区民族生态文化圈。

 

三、如何保护地质多样性?

 

一切保护的源头都是认识,只有人们建立起了与地质、自然的联系,才会发自内心地投入到地质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中来。保护地质多样性的关键在于提高人们的地学知识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

世界地质公园最核心的功能之一,是向社会公众传播相关知识,各世界地质公园提供了丰富的研学路线和相关课程,让人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和学习地质科学,更加深刻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和地质多样性的价值。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地球的多样性,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地质多样性的重要性。脚爬客

网站首页 | 公园概况 | 资讯动态 | 科普园地 | 旅游服务 | 伏牛山揽胜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南阳伏牛山地质公园管理局 备案号:豫ICP备19029519号-1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你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